在线咨询

系统提示

该功能暂未开放,敬请期待

确认

北京顺义区打造“两区”建设样板

从“两区”建设走前列的目标提出,到“两区”建设要打头阵的具体深化,两年来,顺义区在“两区”建设上不断发力。纵观顺义区“两区”建设历程,依托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中德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及制度政策创新,“两区”建设的顺义样板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

截至目前,顺义区已完成90项“两区”建设重点任务,形成15项“全国首创或首批”试点政策。此外,顺义区布局“两区”建设重点任务,将在2023年进一步发挥引入外资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政策利好。


那么,在“两区”建设中,顺义区释放出哪些政策红利?在项目引入中有哪些重点布局的领域?引入外资的优势有哪些?顺义区主抓“两区”建设的商务局以及中德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与回应。

亮点1

 “两区”储备项目超千个


在前不久闭幕的顺义区“两会”上,顺义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充分发挥开放平台政策叠加优势,着力打造“两区”建设顺义样板。两年来,顺义区试点推出“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相衔接等15项“全国首创或首批”试点政策,与海关、商务等部门密切合作,首都机场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记者:在“两区”建设中,顺义区释放哪些政策红利?


顺义区商务局:两年来,顺义在探索制度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完成90项“两区”建设重点任务。同时,围绕跨境医药、航空服务、文化贸易等优势特色领域形成了15项“全国首创或首批”试点政策,其中7项政策入选北京市“两区”突破性政策。


在这15项试点政策中,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相衔接试点等2个试点政策为全国独有。其中,“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被评为“两区”建设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之一,两年多时间,首批试点的企业已经实现跨境药品可追溯、次日达。特别是在2022年年底药品紧缺时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多部门,争取跨境电商医药试点国外药品进口目录增加退烧药、感冒药等品类,持续跟进该部分药品在顺义区企业试点落地,保障了抗疫药品的供给。


“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相衔接试点综合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与免税政策相叠加优势,帮助企业实现了“线下免税品销售+线上跨境电商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记者:这些试点政策带来了哪些实质性成果?


顺义区商务局:截至目前,顺义“两区”储备项目总数为1036个,在推项目316个,其中,在推外资项目54个,占比17.1%,总投资额超千亿;顺义区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可以说,这些项目与外资的引入,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亮点2

365个项目落地“两区”


去年,顺义区累计吸引365个项目落地“两区”,同比增长38.8%,累计落地项目、新设企业和入库项目等三项数据均居北京市前列。在引进项目落地中,顺义区形成了独有的流水线式招商机制,全程无障碍办理,实现了项目落地的“顺义速度”。


记者:在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顺义区重点布局了哪些领域?


顺义区商务局:2022年以来,顺义在“两区”项目落地方面亮点频出。


在金融领域,实现新落地优质项目14个,合计注册资本超244亿元。其中,6家驻区银行成功翻牌为自贸区支行,享受自贸区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政策。中交商业保理公司、中航材融资租赁公司、中冶长城投资公司等10家央企背景金融机构落地。此外,继安联资管、贝宝支付后,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全区第三大外资持牌金融机构,为顺义区金融产业注入强劲活力。


在航空领域,全新的民用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注册落地,为进一步丰富国航维修板块布局,推动国航机务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工银租赁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达成100架飞机、500亿元投资规模战略合作。联邦快递新增北京至巴黎全新国际货运航线,使华北地区至欧洲的运力每周增加近400吨。


在文化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画廊之一、中国首家开设于保税区的艺术空间里森北京永久空间落户,将国外优秀展览项目延续到北京艺术图景中;创新建设文化艺术品全球集货平台,实现全球主要城市门到门服务,年征集精品文物艺术品4000余件;成功举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仲夏艺术季,“数字敦煌展——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等八大艺术展览同步启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亮点3

国家级对外开放园区加速引入外资


顺义区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随着入境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为引入外资项目落地带来更多利好。


记者:顺义区在引入外资方面有哪些优势?


顺义区商务局:顺义区引入外资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中德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对外开放重点园区。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中国临空经济发源地,经过多年来深耕细作,产业生态和配套服务政策已非常完善。2022年以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融合发展顺利,获批全市唯一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航空服务企业数量最多、开放水平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机场临空区。截至目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吸引了1.2万余家中外企业入驻,聚集了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近90个,总部型企业70余家,央企、国企分支机构130余家,外资企业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00家。


下一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打造航空服务、跨境贸易、商务会展、科技服务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吸引外资方面潜力巨大。


中德产业园作为我国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正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服务业加速构建“3+1”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德产业园目前已集聚90家德企,其中包括27家隐形冠军企业,2022年新增注册实体企业15个,德籍高管和工程师团队达120余人,总投资45亿欧元,全年产值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形成德企集聚发展良好态势。德资企业落户中德产业园后即可享受到政策优惠、法务支持、贸易便利等诸多帮扶政策,是吸引众多德企与中德产业园合作的重要原因。


记者:2023年顺义区利用外资的目标计划将如何实现?


顺义区商务局:今年,顺义区在深度完善招商工作网络的同时,统筹协同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配合好招商与安商,重点推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德产业园加大境外招商力度,利用更多国际化、市场化渠道进行精准招商。在加强项目储备中,特别关注外资项目跟踪储备,加快推进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博世、中德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记者:作为北京“两区”建设的“改革试验田”,说到国际交往,肯定要提的是中德产业园,下一步,产业园还会有哪些新动作?


中德产业园: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实施,不久前,中德产业园招商团队走出了国门,经过为期10天的商务考察交流,与20余家德国企业、10余家商协会组织建立联系,并从德国带回了多家隐形冠军企业的合作意愿。中德产业园第二批招商团队也即将赴德出访,在后续一段时间,中德产业园将分多个批次开展访德计划,进一步扩大产业园在德影响力,挖掘更多中德产业合作的新机会、新生态、新效能。


下一步,中德产业园启动实施《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项目、政策、改革“三清单”,更好服务中德经济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产业园还会在国际化配套环境建设上“做文章”,完善产业园公交联络线网络,加速商业配套建设,联动中央别墅区、国际学校、祥云小镇商圈等,打造国际化生产生活配套。



来源:新京报


回到顶部